一、玉米大小斑病概述
玉米的斑病是影響玉米健康的主要病害之一,小斑病和大斑病這兩種病害往往同時發(fā)生,它們主要影響玉米葉片,有時也會侵染葉鞘和苞葉。小斑病通常影響夏季種植的玉米,而大斑病則更多地影響春季種植的玉米。
二、癥狀識別
大斑?。河赏鼓毴滏呔?,感染玉米后,植株的病害通常首先出現(xiàn)在底部葉片,然后向上擴散。當病情嚴重時,葉片可能會干枯,或者葉綠素含量減少,導致光合作用的效率下降,最終影響玉米籽粒的正常灌漿。
小斑?。河砷L蠕孢菌引起,對玉米的苞葉、葉片和葉鞘都有危害,對莖稈和雌穗的破壞性超過大斑病,嚴重時可造成莖稈斷裂和果穗腐爛。該病害通常在大斑病之前發(fā)生,孢子在23-25℃時容易形成,而26-29℃是病害發(fā)展的最佳溫度。在24℃時,孢子能在1小時內迅速萌發(fā)。高溫和濕潤條件會加速病害的傳播。
三、發(fā)病規(guī)律
玉米大斑病由病原菌引起,它們在病殘體中過冬,成為新感染的起點。分生孢子通過雨水或風傳播,遇到適宜條件就會萌發(fā)。病害在春玉米約6月,夏玉米約7月開始顯現(xiàn)。多雨天氣會加速病害擴散。如果氣溫低、濕度小,病害發(fā)展會變慢。晚播種、缺氮肥或連作玉米,都可能使病害更嚴重。
四、防治措施
控制玉米大小斑病需要綜合策略,包括選擇抗病品種、改進種植方法和適時施藥。
1.種植管理
選擇能抵抗或耐受大斑病的玉米品種。
實行輪作,避免連續(xù)種植玉米,秋季深翻土地,清除病株,減少病原。
改善種植技術,比如適時播種,與其他作物套種,合理灌溉,確保田間不積水。
2.化學防治
在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,如抽雄前后,開始施用農藥。
可以使用特定比例的甲硫·戊菌唑懸浮劑和植物內源調節(jié)劑,或者甲硫·戊唑醇懸浮劑,按照推薦的稀釋比例噴霧。
根據需要,每隔7到10天施藥一次,通常需要2到3次。
五、玉米大小斑病監(jiān)測儀
它能自動監(jiān)測玉米區(qū)的氣象條件和捕捉病孢子,用內置的模型來預測病害發(fā)展,并通過孢子捕捉器來觀察孢子的擴散情況。這個設備包括氣象監(jiān)測器、孢子捕捉器、圖像采集器等部件,能自動工作,自動上傳數據。它還能把氣象數據和病害圖片實時發(fā)送到網絡,幫助建立數據庫,研究病害和氣象的聯(lián)系,及時預防病害。
推薦閱讀:鼠情智能循環(huán)誘控裝置
推薦閱讀
- 水質監(jiān)測一體機2025-04-18
- 水質在線監(jiān)測儀器有哪些?2025-04-15
- 鼠害監(jiān)測儀,高效防控2025-04-11
- 水質檢測儀器哪個牌子好?2025-04-09
- 風途水質分析儀介紹2025-04-07
- 推薦幾款不錯的水質監(jiān)測儀2025-04-02
- 一體化氣象站的優(yōu)點2025-03-31
- 超聲波氣象站品牌哪個好,國內的?2025-03-26